三大区域外贸为什么这么快?
- 编辑: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三大区域外贸为什么这么快?
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外贸再创新高——
三大区域外贸为什么这么快?
在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满载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的“梦兰花”号滚装船正缓缓驶离泊位,驶向墨西哥;
在广州花都区一家新能源公司,一批价值超过7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装箱准备运往南非;
在河北保定,满载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的中欧班列驶离站台,开往“一带一路”建设国家……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令人鼓舞,今年前10个月,我国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京津冀等地区发展进步,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其中,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出口7.5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地区进出口3.91万亿元,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为什么这三大地区外贸增速加快?其高质量发展如何体现中国外贸的强劲活力?
亮点多、卡登够多
盘点今年的外贸成绩单,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的表现尤为抢眼。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长江流域进出口长三角地区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私营企业进出口7.8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进出口总值的55.9%。外贸主力军作用持续显现。
在浙江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家五金制品店里,来自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采购商每小时都在仔细地查看样品、交换名片、与店主洽谈价格。
“今年店里接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仅前三季度,到店的新顾客就比去年增加了20%。”店主张翠艳一边说起货架。刚刚,来自斯里兰卡的买家伊克拉姆与其签署了代理协议,获得了两个品牌在斯里兰卡的销售权。 “这不是我们签的第一个海外代理”,张翠艳十二月拉里德。 “凭借我们强大的产品,我们的品牌多年来已进入许多国家。”
在粤港澳大湾区,机电产品已成为出口大户。
前10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进出口总额7.52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近70%,电子元件和“三新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9.5%和32.2%。机电产品发挥带动作用,体现外贸结构优化升级。
在深圳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技术工人对一批发往德国的无人机电池进行最终检验和包装。车间内一片忙碌的景象。这批订单很快就会装进集装箱并运往海外客户。 “今年以来,我们明显感受到海外市场对清洁能源相关产品的热情持续高涨,公司电池产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的强劲势头。”该公司副总经理杜鹏表示,公司无人机电池、模型电池等产品已出口到美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公司出口业务的重要支撑。
在京津冀地区,开放平台作用凸显。
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与2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稳定贸易往来,进出口3.91万亿元。其中,出口1.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出口增速持续扩大依托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发展空间。前三季度,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出口503.3亿元,增长22%;天竺综合保税区出口34.3亿元,增长34%。
“石家庄国际无水港开行中欧班列后,我们的货物不再需要通过汽车运往郑州、西安发运,运输成本明显降低。河北坤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芬表示,无水港还设有海关B型装卸区,贸易货物可以选择在当地报关,省去了在口岸报关、查验的等待时间。
于新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经济学人士对记者表示,反映三大地区外贸增长的弹性不仅仅是订单的回归,而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结构的体现。 “通过多元定位、协调发展,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经济体量大、体系综合、结构高效、质量优良的优势正在加速显现,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余心川说道。
优势明显、吸引力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青告诉记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地区外贸持续“领跑”,源于一系列共享的深度广告优点::
——产业基础良好,创新动力强劲。
“这三个地区是创新要素最密集的地方,引领了我国产业升级。”李青认为,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从传统的成本优势转向创新驱动。 “三新”产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航空航天和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共同代表了我国攀登世界产业链的主要力量。 “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李青说道。
“新”在北京出口结构中尤为突出。汽车制造业一直是北京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前三季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拉动地区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他们的总比例增加到8.2%。时尚玩具、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合计占比提升至6.4%。
“绿色”是上海出口的一大亮点。前10个月,上海绿色航运装备表现不佳,其中油轮出口274.6亿元,增长115%。
——连接深圳和城市的全球 强劲的发展和稳定性。
作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主要枢纽,三个重点地区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这些地区不仅长期深耕欧美等传统市场,而且在应对全球格局变化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这种深度协调、主动调整的能力,有效对冲了外需波动,实现了稳中求进。在复杂的环境中成长。
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38个国家的4108家企业参展。短短几天,全年分配交易额达834.9亿美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4.4%,创历史新高。这一每年在上海举办的盛会已成为全球外贸的风向标。全球企业在这里展示新产品、洽谈合作、寻找商机、交流信息、发现趋势。上海及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具有吸引力的地区。
——现代创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都得到了高层的支持。经过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产生强大协同效应。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不断通过制度变革为企业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三大区域一马当先,带动全国外贸稳步前行。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中西部地区增长突出,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强劲增长,成为拉动国家对外贸易的生力军。”李青告诉记者,今年,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代表的内陆开放高地的崛起和中部城市的聚集长江通航步伐加快。他们凭借日益完善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东方产业迁移带来的制造业基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与此同时,东北地区还致力于开辟对外开放新通道,努力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为我国对外贸易注入新的区域多样性。
推动建立多层次开放体系
区域外贸的强劲表现对于宏观经济具有多方面的应用意义。
李青认为,首先,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最开放的地区。他们的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直接支撑了国家的主要对外贸易,形成了强大的支撑。GDP增长、就业稳定和外汇收入的保障。
二是这些地区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了全国产业转型步伐,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有利于提振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流入实体经济。
更重要的是,区域外贸发展多元化形成“多极支撑”格局,避免了以往依赖单一地区、单一产品的危险。 “比如长三角地区创新科技和先进制造业较强,粤港澳地区跨境服务和金融支持较强,京津冀地区致力于协同发展和制度创新,这种多动结构提高了风险国民经济的抵抗力和可持续性。 ”李青表示,“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市场开放和产业稳定性方面的优势,这对国际显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前,我国外贸仍面临外需波动、全球产业链重组、内部成本上升等挑战。应该如何应对呢?
于新川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构建外贸发展新格局还需多措并举。
一是加快优化外贸区域结构,推动产品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品牌”双轮驱动;二是加强区域协调,如共建海外仓、共享供应链平台,降低跨境物流和交易成本;三是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一带一路”、RCEP等,分散风险、拉大差距。此外,各地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占数字贸易、绿色标准、服务出口等新领域的制高点,实现“稳”与“进”的平衡。
展望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贸易包括跨境电商、云服务、数字内容等,正在成为长三角、粤港澳地区新的增长极。绿色贸易涉及新能源装备、节能技术、碳交易等,这些都是与‘双碳’目标紧密结合的标准,如高铁、电力、通信等完整的产出。”
在此过程中,区域贸易格局更加多元化。区分并包括。有关专家认为,长三角可以成为数字科技与绿色科技共同发展的先行区;粤港澳依托金融和法律优势,强化全球服务贸易枢纽功能;京津冀将整合国外高端装备和系统,形成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有望利用无水港和跨境电商成为对外新增长极,形成“东部引领、中部崛起、西部跟随”的多层次开放体系。 (记者孔德臣)
光影流转,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正式启动。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9月28日,“亿源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正式启动。2025-09-29 14:31 海杜鹃茶香绽放。 2025年4月10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武威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数千公顷高山野生杜鹃在绿油油的茶园中绽放,蔚为壮观。它们很美丽很美丽2025-04-10 15:13 慕田峪长城上山花盛开。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竞放。美丽的春花让古长城绚丽多彩,宛如一幅美妙的春色画卷 2025-04-02 15:44 偏离长江至惠河的菜子潮线继续航行。 2025年4月1日,该船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经长江引航航道驶入淮河,标志着中国海洋跨越艾子湖候鸟湿地。冬季禁航已结束,沿线蔡(子湖)潮(湖)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美丽 春色迷人 2025-04-01 1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