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虽然好,但现在不适合你!

- 编辑:必赢唯一官方网站 -

ESIM虽然好,但现在不适合你!

ESIM时代来临了吗?作为一个走在技术最前沿的数字博主,我等待ESIM已经快七八年了。 2018年,iPhone XS手机正式支持ESIM。我每年都会邀请一个场景:我得到一个新手机,没有卡槽,机身是一体的,而且完全防水防尘。想更换运营商吗?只需双击该应用程序,30 秒内即可完成。你甚至不用看售楼人员的脸,更不用说那个带针的小肛门了。自由、丝滑、优雅,这就是21世纪的数字时代该有的样子。不过,终于在今天,期待已久的消息传出,国内三大运营商终于宣布,ESIM手机服务已在全国正式上线。基础方面手机厂商也在做准备。苹果iPhone 17 Air和华为Mate XTS都将国内ESIM支持作为关键卖点。我必须说起来,老胡,我很兴奋。什么是ESIM?我知道很多人很困惑,ESIM?为什么它听起来像电子宠物鸡的名字?简单来说,ESIM卡,全称embedded-SIM,就是“嵌入式SIM卡”。抛开复杂和困难的术语。简单来说,以前我们的通讯服务通常是托付给我们的小塑料卡——SIM卡。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它直接焊接到你的手机主板上,成为内置芯片。理论上讲,无论你想使用哪个运营商,只要让运营商将你的号码信息“空投”到这个芯片上即可。那么没有舔SIM卡有什么好处呢?最先庆幸的应该是手机厂商。要知道,手机内部的每一寸空间都很重要。如果移除物理卡插槽,节省的空间可用于使用更大的电池、更好的相机模块,或者使手机变得更薄。而且,少一个孔,手机的水防尘性能得到彻底提升。比如美版iPhone从14年开始就没有卡槽了,现在中国也开始效仿。对于美国用户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方便更换手机号码和运营商。无需前往营业厅或等待快递员寄卡。理论上,您只需在应用程序中点击几下即可进行切换。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ESIM运营场景——一个号码两个终端。您的手机和智能手表可以共享同一个号码。当你出去跑步或下楼买菜时,你把手机留在家里,只戴手表。您可以保持电话号码完整、微信账号完整,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非常方便。显然,ESIM蓝图非常美观、方便、灵活、功能强大,是未来数字时代的趋势。 ESIM 指南开始 现在我们已经讨论了理想,让我们进入实操环节——ESIM业务如何办理?现在三大运营商都开通了ESIM手机卡业务。具体来说,三者的处理方法非常相似。首先,不管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都可以通过运营商的APP或者小程序提前预约。预约成功后,您可以到指定营业厅办理。其次,流程也很严格。我需要携带身份证和eSIM设备(iPhone Air、华为Mate XT等)到线下营业厅进行预约。未成年人和其他人不得代表他人行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回应称,原号码无法在各省转为ESIM,必须退回号码所属地区。也就是说,北京原有的SIM卡只能在北京转为ESIM,而不能在其他地方兑换。还有麻木的呃限制。每部手机最多只能开通2个ESIM号码。双卡双待仍然不受影响。另外,我们名下的号码总数仍然不能超过5个。包装内容与SIM卡相同。 ESIM真的方便吗?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对劲。为什么数字化ESIM旨在消除实体、简化流程、方便快捷,但我们仍然要求自己亲自跑图,还要亲自跑一趟线下营业厅?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抱怨的事情。现在我们换手机真的是非常简单。无论我们是申请新卡还是用旧卡换手机,SIM卡都可以直接插拔来完成操作。但如果我们改用 ESIM 呢?凯就去相关营业厅申请实名登记。不知道过程难不难或者不是,但可以看出,目前的ESIM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方便灵活。如果去外省旅游,那就更困难了。您可能需要花一周的时间购买巴士票甚至机票才能飞回家乡。这张票的钱足够我换很多张SIM卡了。 ESIM 的理想形式是什么?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运营商,自由无忧。然而,ESIM目前的业务显然处于“阉割”状态。这是目前的一种妥协:既响应了技术进步的号召,满足了手机厂商的需求,又通过维护“离线处理”、“属地管理”等关键环节,将用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这些并不是唯一的运营商。国内手机厂商未来的新手机不会是很多人期待的纯ESIM手机,而是会是组合式的实体SIM卡+ESIM。比如前几天发布的ESIM手机OPPO Find X9就采用了实体卡+ESIM双模方案。当然,它也不是没有优点。技术更新换代往往需要一段时间。例如,在美国,iPhone完全取消物理卡槽只是几年前的事,现在普及率还不到一半。那么,ESIM时代真的到来了吗?如来!显然,我们希望ESIM带来的“无卡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如果你是数码爱好者,又不怕麻烦,绝对可以尝试一下这款最新的ESIM;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消费者,那么也许你应该等到一切都变旧了,一切都变得更方便了,再更换也不晚。技术进步并非一蹴而就。现在是播下 ESIM 种子的时候了。我们给它一些时间,给手机运营商和制造商一些时间去适应弄清楚。希望下次我们谈ESIM的时候,摔断脚的不是我们的用户。参考资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央视新闻编辑:志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